硅谷成功的源泉在哪里?硅谷模式的要素是什么?复制硅谷能否成功?风险投资怎样在硅谷运作?……经济学家以宽阔的视野和强有力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钱颖一、肖梦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的这部有关新经济的新著呈现给读者的将是新的信息,新的视野。
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边竖立着醒目的广告牌——美国有硅谷、苏格兰有硅峡、英格兰有硅沼、以色列有硅溪,中国有硅湖!——吸引人们到苏州投资。近两年来,中国的许多地方把规划高科技园区和硅谷连在一起,希望能够创建自己的高新技术发展的热土。一些技术公司比较集中的地方更是已经把自己比喻为中国的硅谷。“硅谷”似乎是这两年见著于国内各媒体频率最高的词,建立中国的硅谷——信息中心或高科技中心(港、城、园)是多少中国人热切的目标与梦想。
硅谷成功的源泉在哪里?硅谷模式的要素是什么?复制硅谷能否成功?风险投资怎样在硅谷运作?面对这些问题,国内的科技界和教育界怀着深厚的兴趣,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中央各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订,以期促进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
然而,在“硅谷热”的浪潮中,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误区:科技界和教育界往往把“硅谷”仅仅视为“高科技”发展和“教育兴国”问题,因此往往热衷于向政府要更多的资金。而政府又比较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老办法搞规划,办园区,找“专家”确定高科技含量,靠行政部门审批资金,或政府直接出面办“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在“硅谷热”中的最大误会就是以为只要有名牌大学,划定一片土地(高科技园区),再加上足够多的资金,就能开发出我们中国类似于硅谷的高新技术成长的新天地。
迄今为止,在探讨“硅谷”的问题上,我们更多地听到的是科学家、工程师、金融家和政府部门的声音,却比较少有经济学家的声音。事实上,经济学家们有他们较宽阔的视野和强有力的分析方法,他们对硅谷模式的研究已经多年,对硅谷地区的创业文化、法律环境、公司治理结构、风险资本运作以及历史成因,都有文献成果。经济学家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比较硅谷和美国国内其他高科技区域,比较硅谷与美国以外的科技园区。这些研究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硅谷,并借鉴他国或地区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帮助我们走出误区显然是有极大意义的。
针对我们目前对硅谷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本书做了三个部分的探讨。
第一部分,叙说硅谷模式。作为开篇,钱颖一从经济学家的视角讲述了硅谷的故事,使我们走进硅谷,走出误区有了一个全盘了解。萨克森尼安从事硅谷研究多年,她的文章介绍了新移民(主要是来自中国和印度)在硅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青木昌彦用博弈论模型分析了硅谷模式的信息结构和创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这三篇文章以经济学视野分析硅谷模式,对我们超越局限于工程技术和资金的思维方式将会有意义。
第二部分,回顾复制硅谷的经验和教训。莱斯列和卡冈的文章介绍了被称为“硅谷之父”的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教授在美国的东部和西南部推销硅谷模式的失败经历,而他在韩国的努力却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萨克森尼安的文章比较硅谷和台湾新竹工业园区,特别是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说明了新竹取得成功的因素。印度近年来在软件开发和出口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此,多塞尼的文章客观地评价了印度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的得失,描述了印度高科技发展和工业园区的状况,并对台湾新竹和以色列的经验进行了比较。这三篇文章生动地说明了硅谷之外(包括美国国内和国外)的“硅谷”成败史,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这为我们提供前车之鉴大有益处。
第三部分,用硅谷引来的思索探讨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新思路。吴敬琏的文章强调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应该重视的是制度建设。李剑阁的文章,从他最近的硅谷之行的所见所闻,对中国高科技发展中正在遇到的认识误区做了一番思考。最后一篇是吴敬琏在北京小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发展高新技术要避免的盲目和问题。这一部分的三篇文章结合我国现实,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值得所有从事和关心这一事业的人们的关注。
本书的上述三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强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绝不能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政策手段。要使我国高科技产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硅谷模式,汲取其他地区复制硅谷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开创新局面。最近几年,不仅仅是台湾新竹,尤其是过去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在班加罗尔等几个地区,吸引了大量硅谷的风险投资,正在迅速成为高新科技发展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这些新发展都使我们感到紧迫的压力。我们编辑这本书,就是希望给所有关心、研究和从事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人提供新的信息,开拓新的视野,并引发新的思路,从而促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腾飞。
本文摘自《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一书编者的话。